在上週研討會提出「人渣說」,引起各界關注後,人本基金會於今日再度針對「建北現象」,舉行研討會。

人本董事長史英一開場便說:「我們認為建北現象是菁英主義,但建中有個主任卻要稱建中的小書包是『狀元包』,覺得建中的每個孩子都是不能輸的狀元,所以或許我們應該說,這不只是菁英主義,而是狀元主義。」無論是菁英主義或狀元主義,史英早在上週就已針對這點,向建北校長提出了「十問」,但一直沒有收到回音。

會場上,政大教育系的馮朝霖教授也對建北校長提出問題。他問:「當校長和教育家,哪個該優先?如果只強調教菁英,教育家的情懷到哪去了?」他進一步表示:「大學要提供更多通識教育,不應只培養單一專業,已經是國際共識;大學都已如此,高中階段怎麼還會要培養單一價值下的『領導人才』?這種菁英主義的思考,是民主社會危險的敵人。」

關於這點,中研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吳齊殷教授講得得更明白:「據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(Pierre Bourdieu)的研究,學校教育讓階級不斷地被複製,也就是透過學校來倡導符合統治階級的價值,最終變成菁英主義。統治者藉教育對被統治者說:順從這個規則,你也可能成為我們的一員。於是大眾也贊同這些規則。」階級因而不斷被複製,統治階層永遠高高在上。吳齊殷問:「選一些人進去,而讓多數人承受痛苦,這是民主社會該有的價值嗎?這只是社會利益的分配,透過學校使得原來的分配不被打破。」

政大法律系的廖元豪教授同樣質疑這套價值系統:「我小學的成績很好,但中學就讀了八年,被留級。那時候,大家告訴我,我很優秀,可是都讀課外書;雖然學校的書讀了沒什麼意思,還是要先讀學校的書。我就想,既然我很優秀,為什麼要被留級?學校的書沒意思,為什麼還要讀?我高中有些同學甚至已經讀完錢穆的《國史大綱》,歷史卻還是不及格。這系統真的是在製造菁英嗎?還是把有發展的、想讀書的人擋掉?」他更指出:「很多國家有明星學校,但不是政府劃出一個『菁英』範圍,而是各校必須找出自己的特色、努力辦學,競爭好的學生。」

全家盟榮譽理事長謝國清則說:「建中學生在校三年後,進台大的比例只有40%;如果他們是全國PR99的孩子,不是該百分之百進台大嗎?就算扣掉出國的、不想唸台大的,這比例也太低了吧?」他認為,台灣社會有一種迷思,要追逐菁英,可是卻沒想過,讓這群國中最棒的孩子在一起互相刺激,有些人顯然被踩掉了,原因在哪裡?他問:「我們其實犧牲了建北的孩子,也犧牲了非建北的孩子。我們有沒有可能發展一種教育制度,讓孩子唸完高中以後都有自信、都找到自我?」

學者們發言過後,一位陽明大學教育科學所的研究生發問:「孩子各有不同的特色,會讀書考試也是一種,為什麼要排除他們呢?為什麼一定要對抗菁英主義呢?如果發展其他教育特色,而不是對抗,效果會不會更好?」吳齊殷教授的答覆,很能說明「菁英主義」的根本弊端:「這個想法沒有觸碰到核心。菁英主義者為了成就菁英體系,會把資源都放到那裡去,而這個系統就會持續宰制一切。如果只是發展其他的可能,卻不去碰菁英主義這個基礎問題,只是在包裝利益分配,不讓『菁英』以外的人得到資源而已。我們不該再當鴕鳥,如果不碰這個問題,就永遠沒機會改變了。」

就像史英說的:「台灣引進了各種國外的教育制度,都因為『國情不合』而失敗,這個國情就是狀元主義。只要少數人有這種心態,就會像看球賽時,只要第一排的人站起來,後面也得站起來,最後大家什麼都看不見,後面的可能還得打前面的!」若不徹底檢討、揚棄所謂「建北現象」背後的這股狀元主義,人人都可能會想排除他人取得平等的教育資源,以成為「菁英」,十二年國教又怎麼會成功呢?

IMG_747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申訴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