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建北現象研討會議程

所謂建北現象,意指在台灣,人們對明星高中的迷戀與依賴,以及明星高中的存在對社會價值之影響。呈現出來,在國中,學校無所不用其極(排名、考試、能力分班、借課)除篩選出有希望之學生加強考試練習外,也務使全體國中生除了升學考試,幾乎沒有其他學習目標,即使有其他目標,也只是排名在升學之後,而國中學校看待自己的成就,皆以升學率為準,偶有學校標榜多元,或其他專才如鼓樂,都隱約被自己或他人指點:那是因為拼不出升學率而找出的生存之道。在此氛圍之下,成績好壞,成了一種階級象徵。不只老師受此影響,學生亦然。

而在社會,有一股明星高中焦慮,對其又愛又怕。對於明星高中窄門所形成的升學壓力,人們『壓力』甚大,一方面想去之而後快,然被壓久,卻害怕失去壓力之後,習慣被壓彎的腰,直不起來也沒有了“支撐”。所以有些人們認為,腰就是要彎的。除此之外,由於長期只見明星光環,對於其他高中職毫無信心,彷彿只有進到明星高中才是人才,其他的即使是,也只是二流人才。習慣了排序,也習慣以序看人,面對所謂多元,也不免產生『那麼哪一元比較優勢阿』的自然反應。更因為門窄,難免視野也小,以通過窄門為教育之全部,而因小失大。

建北現象存在以久,各方嘗試以『推動監督教育正常化』、『教學創新』、『多元教育』、『十大能力指標』等,淡化其影響,樹立新教育價值,雖有進展,但時有反撲,究其,乃因這些方法都動搖了唯一明星光環,雖有利於全體與教育,但不利於明星之存在,故時有反撲,至此,便需正視建北現象,思索教育健全之道。

研討會議程

一、建北現象是菁英現象還是菁英幻象

二、消滅明星學校,將使公私立翻轉,公立學校不應退出人才培育行列

    1.紐約模式

    2.培育人才的人才是誰?

三、建北存在就會破壞十二年國教嗎?

    1.學術型孩子的權益不應被忽視?

    2.需要適性,也需要揚才

    3.大部分還是參加免試,所以沒有影響?

四、建北校長言論集

1.北一女張碧娟校長:「若會考維持三等第,三大類的比序沒有鑑別度」、「如何找到適合北一女的學生」、「結果就是大家來抽籤,十二年國教淪為買樂透,實在很可悲」(請問什麼樣的學生才適合建北?建北需要什麼樣的鑑別機制?)

2.面對各校免試比率要在108年達50%,北一女張碧娟校長:「可怕」、建中陳偉泓校長:「震撼」,這是怎麼了?

3.建中陳偉泓校長:「十二年國教需要完整的配套措施,在相關配套措施未到位就推動政策,太倉促且非常冒險,憂心過程會混亂」、「失去的會比得到的多」(請問十二年國教還要等建北準備多久?請問建北害怕失去什麼?)

4.建中陳偉泓校長:「改革升學的教學概念和要小孩擠名校的家長觀念才是重點,免試入學比例非關鍵」,所以,是家長有問題?

5.建中陳偉泓校長:「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未談資優教育,不太清楚未來要如何培養資優人才」、「擴大免試會讓一個學校有不同學生,學校資源有限,如何照顧各種人才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申訴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